中國的房地產政策,正出現罕見的背離現象:20多個中心城市在不斷收緊,其他的城市在不斷放松。 換句話說,去庫存的重點從大城市轉向了三四五線城市。 那么一個問題來了:眾多的三四五線城市,房價未來將如何演變?最近有不少讀者給我留言,希望能有所分析。 關于中國城市的數量,一直沒有準確的數字,因為統計的標準不同。根據比較新的資料,中國目前有地級和地級以上城市大約340個,縣級市、縣城接近2000個。如果我們把縣城、縣級市政府所在地都看做一個城市,地級市、副省級城市和直轄市的區不分開統計,那么中國大概有2300多個城市。未來隨著在“較大的鎮”設立市,城市的數量可能更多。 北、上、廣、深是公認的四大一線城市; 天津、重慶以及另外四個計劃單列市(大連、青島、廈門、寧波),再加上東北、中東部的省會城市,再加上蘇州無錫兩個最大地級市,都被認為是二線城市。 西部經濟總量偏小的省會城市(西寧、拉薩、銀川等)以及中東部經濟總量大的地級市,被認為是三線城市; 至于絕大多數縣城,被認為是五線城市; 夾在三線和五線之間的,主要是中部、西部的地級市,是四線城市。 即便是三、四、五線城市,其情況也千差萬別。有的人口快速增長,有人人口急速流失。在房屋供應量上,也情況各不相同。 下面,我們從人口變動情況上,看看三四五線城市的面臨的不同情況。由于統計部門公布的常住人口數據不準確,我仍然使用小學生人數來做分析。 我從2013年開始在“天天說錢”專欄里首先倡導使用小學生人數、手機用戶數、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等指標,來分析城市人口變動和資金變動。由于這些指標非常有效(手機用戶數準確度略低),所以這種分析方法影響越來越大,最近任志強、高善文、葉檀等學者也開始“小學生人數”來分析一個城市的人口競爭力和樓市潛力。 部分三四五線城市小學生變動情況 城市 | 省份 | 2010年 | 2015年 | 增減比例 | 東莞 | 廣東 | 55.2 | 72 | +30% | 廊坊 | 河北 | 28.9 | 40.4 | +40% | 香河 | 河北 | 1.75 | 2.59 | +48% | 嘉興 | 浙江 | 22.6 | 24.6 | +9% | 周口 | 河南 | 145 | 91 | -37% | 眉山 | 四川 | 17.3 | 14.3 | -17% | 湘陰 | 湖南 | 4.8 | 3.8 | -21% | 牡丹江 | 黑龍江 | 13.7 | 9.1 | -34% | 徐州 | 江蘇 | 53 | 84 | +58% | 銀川 | 寧夏 | 14.8 | 16.2 | +9.5% |
上面是部分三四五線城市小學生人口變動情況,單位是萬人,來源是各地統計局公布的年度統計公報。 我們先看第一組城市,東莞、廊坊、香河、嘉興,其中香河是靠近北京的“北三縣”之一,隸屬于廊坊。這四個城市,東莞是強三線城市,嘉興、廊坊是三線城市,香河只能算是四五線城市了。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點,就是靠近中國最強的三個一線城市。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,四個城市人口增長速度都不錯,尤其是前三個,增長幅度驚人。嘉興是跟上海接壤的兩個城市之一,上海的西北是蘇州,西南是嘉興。蘇州人口增長速度不亞于廊坊和東莞,但嘉興就差了很多。我此前專文分析過上海影響力對外輻射的問題,提出了“上海偏愛江蘇,最愛蘇州”的觀點。原因很簡單,上海和江蘇都是強政府,而浙江是弱政府。 對于這類跟一線城市接壤的三四五線城市,我是非??春玫摹N磥磉@些城市都將有軌道交通(甚至是地鐵)連接北上深,廊坊居住北京上班、東莞居住深圳上班、昆山嘉興居住上海上班,都是肯定會實現的。我甚至認為,這些三四五線城市的房價,可能超過一些弱二線城市。 再看第二組城市,周口、眉山、湘陰和牡丹江,分別代表中部、東北、西南的三四五線城市??梢钥闯?,他們的人口流失非常驚人,雖然市區未必這么厲害,但農村的很多人外出謀生了。而且民工在外出謀生的時候,一般不會帶上讀小學的孩子,只有穩定之后才接孩子去工作地。因此,這四個城市實際人口流失速度肯定是超過小學生流失速度的。 這四個城市市區的樓市,面臨著巨大的人口壓力。再加上三四五線城市有巨大的“非商品住宅”的供應量,這些城市的樓市其實沒有多少投資價值,只有居住功能。當然,在這些城市的核心城區,學位好的住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抗通脹,但很難跑贏真是通脹(M2同比增速減去GDP同比增速)。 再看第三組城市,徐州和銀川,他們的人口都有增長,其中徐州的增長非常驚人。事實上,徐州在2010年以來沒有擴張式的行政區劃調整(只有內部調整),所以人口是具有可比性的。按照官方的統計,當地2010年常住人口是858萬人,2015年是867萬人,常住人口只增長了9萬人。但我們看到,這5年當地小學生竟然增長了31萬人。這只能有兩種解釋:1,徐州的確涌入了大量外來人口,官方常住人口數據不準確;2,因為計劃生育考核的壓力,徐州此前真實出生的孩子沒有被統計進來,現在這些孩子進入了小學。 反正不管怎么說,中國存在這類三四五城市,他們不靠近中心城市,但同樣人口有顯著增長。 結論: 中國三四五線城市的樓市,因為人口形勢不同,所以將面臨三種命運: 1、靠近中心城市,特別是一線城市的,他們可以獲得產業、人口轉移,所以樓市可以長線看好; 2、雖然不靠近中心城市,但具有區域輻射能力,人口有顯著增長,這類城市的樓市也可以謹慎看好。尤其是當這些城市獲得交通、基建等方面大利好時。 3、大多數三四五線城市(占比超過80%),人口在流失或者增長乏力,部分甚至嚴重流失。這些城市往往還存在大量非商品住宅(集資房、小產權房、農民房),外來流動人口不多。這些城市的房子基本上只有居住功能,沒有投資價值。在這些城市的郊區、新區、旅游區,那些盲目擴建的房子,最終將非常悲慘,可能只有拆除賣廢舊材料的價值。 |